“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和“四大保障”进展情况(二)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编制完成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蔬菜产值突破200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行农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莘县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东阿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名单,茌平、阳谷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成京东云数字农业产业园,“聊·胜一筹!”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农产品稳产保供和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外运蔬菜接近正常水平,全市粮油、饲料加工、畜禽屠宰企业复工率均为100%。
(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平清种增改”做法,统筹开展疫情防治和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开展农村“家家整洁、村村清洁”自主治理行动,统筹做好清洁村庄、美丽庭院、村庄绿化、户户通、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农业农村部工作简报和微信公众号分别转发我市做法,我市在全省作典型发言。今年已创建市级清洁村庄1692个。创新开展户积分制度,目前实行户积分管理的村庄达到5311个。61个村庄被命名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农村基础设施强化提升。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53.9公里、改造危桥47座。农村改厕规范升级稳步推进,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完成通户道路硬化的村庄达到4237个,774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治理。涉农村庄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乡村振兴示范行动有序展开。推进园区、社区、景区“三区”联建,开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1个。东昌府区堂邑示范区、高唐县三十里铺示范区被批准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基本完成村庄分类、布局,编制完成乡村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开展合村并居,建成450个党建联合体,覆盖3199个行政村,全市行政村数量减至4816个。
(五)农村发展基础巩固提高。实施“头雁工程”,公开遴选253名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达到60%。实施“归雁工程”,举办“归雁工程”深圳、北京推荐会和聊城市返乡创新创业大会。实施“增收固本工程”,重点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全市支部领办合作社数量增至565个。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村(组)股权量化、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基本完成,东昌府区“三资”管理模式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我市专题片在全省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农村改革攻坚视频会议播放。
(六)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加强教育扶贫,免除各类贫困生学杂费589万元,惠及贫困学生6731名。推进健康扶贫,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等优惠政策,减免金额221万元,惠及贫困人口9.7万人。开展贫困户危房等级鉴定,落实市级补助资金2000万元。扎实推进农村养老周转房建设,全市共建设738套,已投入使用167套。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分类救治,目前已救治7241人,救治率达100% ,对全市763名贫困残疾儿童全部进行医疗和康复救助。“两场同建”有序推进。在去年培育14个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选取57个“两场同建”项目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十大工程,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新业态。到年底,国家级产业强镇达到3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达到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60个。建设聊城农业大数据库,试点推广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扩大“聊·胜一筹!”品牌产品在西北、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宣传和市场开拓,力争新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处以上。推进全市农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有效落实,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二)突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推进“三农”补短板项目库建设工作,目前,市级项目库已建立350多个乡村振兴项目。重点筛选实施一批市级重点示范项目,新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培育10处以上田园综合体,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基地。加大现代农业“双招双引”力度,吸引资金和人才向乡村振兴集聚。
(三)提质增效推进清洁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分类差别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对开展自主治理行动效果好的村庄,优中选优开展美丽乡村或美丽村居建设;对基本完成“三清”任务,提升建设为市、县两级清洁村庄;对行动不力,动作不大的乡镇、村庄,动态管理,跟踪督导,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到年底全市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农村清洁庭院达到80%以上。改进督导和评估方式,采取市直部门联合督导检查和委托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市、区)和乡镇不间断开展考核评估。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促进建立符合实际、切实管用的村庄清洁长效机制。近期将召开现场推进会,进行工作再部署。
(四)着力提升农村基础条件。扎实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基本实现全市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创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600个,30%以上的村庄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完成改厕规范升级,后续长效机制建设基本完成并稳定运行,300户以上村庄全部完成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任务。
(五)稳步推进村庄规模调整工作。拓展深化区域化党建,确保党建联合体覆盖60%以上的行政村,稳妥有序推进合村工作。提升推广“耿店经验”,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着力选拔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底前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全面清零,力争基本过5万元,10万元以上的达到30%,力争过50%。
(六)继续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大力推行“三区联建”“两场同建”,在持续推动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同时,启动实施第二批24个市县两级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加快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群众就业创业载体,合理布局、培育兴办一批就业工场、乡村车间、家庭作坊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社区服务业。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情况
牵头负责:任晓旺
一、当前工作进展
2019年,我市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今年第一季度,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在168城市中摆脱排名倒数后20位。四个省控以上断面均值均消除劣V类水体,阶段性完成省考核目标。
(一)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工业企业综合治理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专项整治,全市20个重点行业内共1556家企业完成“一企一策”编制,完成整改1470家,剩余企业因长期停产等原因未按期完成,已责令停产整治;完成53家企业74处无组织排放源的整治;全市214台工业炉窑除1台停用,全部完成达标排放改造;已有4家企业纳入全市第一批重污染天气应急绿色标杆企业。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登记编码及监督抽测,全市共申报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10626台,生成环保编码10105台,其中已喷码5417台,已超额完成1万台的编码登记任务,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已全部完成登记;开展专项检查,共抽测1687台,其中超标排放的115台全部进行了处置。开展燃煤专项整治,全市1-4月份控制计划为952.795万吨,累计消费902.39万吨。开展机动车专项整治,一季度查扣严重超载货车1081辆,假套牌、逾期未报废车辆312辆,报废农用三轮汽车355辆,报废拖拉机229辆,查处机动车尾气排放不达标、冒黑烟交通违法2718起。检查重型柴油货车7979辆,超标226辆;开展机动车集中停放地重型柴油车抽测工作,抽测机动车1291辆,超标3辆;淘汰国三重型柴油营运货车410辆。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今年已关停拆除自备油罐及装置9个,清理流动加油车15辆,拆除黑加油站点8处。开展扬尘及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已开工的453个工地全部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加强新建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及建筑工地台账的动态更新,建立3处示范点。落实机械化保洁“以克论净”考核,对市城区渣土车实施24小时无缝隙巡查管理。在高新区召开现场会,推广“洗城行动”,每月对城区所有道路辅道、人行道进行全面清洗,今年市主城区机扫面积799.28万平方米,洒水面积799.28万平方米,机扫率和洒水率均为100%。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专项整治,印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制定考核办法。开展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整治,对东昌焦化关停情况进行现场验收,落实采暖季工业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第一批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76户,已全部拆除设备,其中完成注销变更许可手续75户;三个化工园区应搬迁21个敏感点,目前搬迁比例为67.6%;鲁西集团30台固定床气化炉已停产。开展运输结构调整专项整治,形成铁路、政府、企业联合工作机制,确保今年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提升40%。梳理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名单,明确铁路专用线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全市县乡公路日常保洁市场化工作全部完成。开展农药和化肥减量使用专项整治,将12家农药生产企业纳入错峰生产管理。加强督导约谈考核,促进责任落实,2019年对8个县(市、区)、30个乡镇进行约谈,对11个乡镇进行追责问责。今年一季度,对6个县(市、区)、30个乡镇进行约谈。
(二)水污染防治。下发《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作战方案》《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等文件。狠抓涉水企业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检查,对超标排放行为严格处理处罚。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组织各县(市、区)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并实施。印发《2020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全市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村庄774个,占比12.78%。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8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稳定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每月在市主要媒体和市政府网站公开全市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超标情况。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加强督导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开展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综合治理。积极与科研团队对接,加强对臭氧的研究管控,强化汽修喷涂、建筑装饰、印刷等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的治理管控。加大对黑加油站点处罚力度,保持劣质油管控高压态势。管好上路的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保民生、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清单范围,对企业分ABC三级管理,落实“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措施。对主城区8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行站长负责制,每周至少现场调度一次,每月一通报。同时,县(市、区)组织副县级干部分包。加强与专业团队的合作,充分借助专家力量,加强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研判,找准治理措施。推行电量监控等手段,全过程监控企业运行情况。利用源解析实验室,邀请专家组,定期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会商,推进大气污染管控第三方项目和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项目。继续完善自动监测监控平台功能,强化激光雷达、高时空分辨率走航监测车、机动车尾气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及企业、敏感点位进行重点监测管控。定期通报各县(市、区)、乡镇环境空气质量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排名居后的进行约谈和追责问责。
(二)抓好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落实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发挥河长制的协调作用,形成部门合力,采取科学调水、生态补水等有效措施,解决水质恶化或断面超标问题,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强重点行业的执法力度,对超标、超总量排污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做好生活污水治理和雨污分流工作,督促做好建成区、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黑臭水体整治,对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影响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力争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推进建成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充分发挥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的社会效益,积极争取地方债券资金。严格督导问效,对县(市、区)一月一考核,把生态补偿责任及奖罚落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
实施民生改善工程情况
牵头负责:刘升勤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加大,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85.3亿元,比上年增长8.03个百分点,投入规模大幅提升。2020年,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3所,规划投资11.09亿元,目前已开工60所,完成投资2.04亿元。依托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建设大型实训基地,总投资达9.57亿元。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应配备周转房4501套,已建成2015套,剩余部分将在两年之内全部建成。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城区3所学校8个校区顺利完成“民转公”,实现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公办学校在校生占比达到80%的省定标准。解决大班额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19年底,全市超大班额全面清零。全面改薄得到实质改善,2019年,顺利完成25个薄弱学校校舍、23个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在城乡居民评价中,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在全省大幅前移6个位次。学校疫情防控科学有效,建立起了市、县、乡、校四级疫情防控体系,多方筹集防疫物资,总价值达4258万元,全市50所高中和中职学校已正常复学49所,全市初中毕业年级也已正式复学。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已录制网课3473节,为144名贫困生捐赠了学习设备,全市中小学生观看人次超过500万。
(二)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我市住院病例在全省率先实现清零,最早将确诊病人进行集中收治,确保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目前,我市已累计开展核酸检测4万多例,早于全省两周,全部集中到定点医院实行严格的医学观察。同时,创造性推行网络门诊、电话门诊、咨询热线“三条线”门诊服务,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意见》, 改扩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家,投入资金7844万元。设立“聊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申报项目资金9.03亿元,申请国家债券5.4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县域医共体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医共体18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4个。市人民医院与东昌府人民医院正在实施实质性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稳步提升,大力推动智慧卫生建设,全市共发放电子健康卡200余万张,办理健康通行码257万张,有效推动了复工复学,确保了群众安全出行。
(三)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良好成绩,在省测评中,我市位居全省第8,较2018年上升6个名次,在四个新晋提名城市中位列第一。近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视频推进会,集中开展19项综合整治行动,补齐各项工作短板。同时,持续加大《聊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群众遵法守法意识。文明村镇建设有力推进,覆盖率达80.97%,提前完成省文明办要求的80%的目标任务。在2019年省文明村镇创建第三方测评中,我市抽查合格率为100%,位居全省第一。研究出台《关于倡导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深化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隆重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晚会。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江北水城文旅大会暨第五届运河论坛,完成项目签约16个,被省文旅厅评为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工作亮点。今年省市县三级投入300万元,联合启动“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推动文化惠民服务不断走深走实。2019年我市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满意度列全省11位,较上年提升2个位次。融媒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率先实现了与省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工作推进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疫情以来,严格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预计为企业减轻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缴费负担10亿元。开展“战疫情·保复工”网络招聘活动,2.85万人达成就业意向。惠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投入293万元,大力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严格落实低保政策,目前保障人数8.05万人,第一季度发放低保金6300余万元。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全市接收军转干部、退役士兵681人,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比例达90%以上,是全省安置质量最高的地市。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瞄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这一要求,聚焦义务教育、养老医疗、就业创业等各项民生工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围绕民生改善工程任务分工,各责任单位立足岗位职责、聚焦重点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坚决扛起“六稳”“六保”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就业、保民生的兜底职责,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各项民生工作。
(三)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始终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持续加强民生工作督查考核力度,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推动我市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情况
牵头负责:郭建民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优化行政审批。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划转29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178项、关联事项48项、收费事项3项,基本实现应划尽划。划入事项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大幅压缩。120项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52项涉企审批事项可容缺办理。持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对市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升级,进厅事项全部实现综合受理、统一出件,前台受理窗口减少57%。同步建设网上大厅,事项可网办率超过95%。在全省率先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90多个审批事项不再需要纸质营业执照,“一次办好率”大幅提升。研发“智能业务流转平台”,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共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在全省第2个对接“一张蓝图”。做好省级试点承接,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告知承诺制”试点和电子证照试点应用工作。梳理形成“不见面审批”清单,清单内事项全部实行外网(移动端)受理、全程网办,确需提交纸质材料的可免费邮寄。
(二)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建设,完善市县乡帮办代办窗口,村级配备了代办员,初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为各级群众提供完整的帮办代办服务。开展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推进创业创新基地建设。设立市级企业应急转贷运营平台,筹集3亿元应急转贷资金,为企业提供应急转贷业务。疫情期间帮助13家企业解决7090万元的转贷资金。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做好“吹哨”事项的收集、转办、督办、抽查回访工作,定期汇总通报县(市、区)和市直责任部门(单位)承办事项的办理情况。
(三)加强诚信建设。开展了政务失信领域案件、纠纷排查有关工作,通过制定政府企业案件纠纷清理整治台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督促各级政府及部门及时履约。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程序,把好项目准入关,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充分咨询法律部门、专业机构意见,并出具意见报告书。强化依法履约服务意识,严格兑现利用外资承诺,认真履行招商项目合同义务。在全国261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状况最新排名中,我市列第70位,提高58位。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目前已梳理政策措施555件。今年以来对新增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23件。制定2020年“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计划并开展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餐饮企业总部抽查等工作。促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协同监管平台,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联合惩戒。截至今年3月,平台已归集全市各部门各类信息4.2万条。
(五)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我市在2019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7位,比2018年前进10个位次,开发区在全省32个开发区中排名第5位。市场监管、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等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其中,建筑工程许可全省第二,企业开办全省第三,“互联网+政务服务”全省第五。
(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守住司法底线、防范冤假错案,公安机关依法规范讯问流程,发挥律师作用,规范取证,保证案件办理质量。人民法院严格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将冤假错案堵在司法审判的大门之外。研究制定政法部门业务工作执法规范建设标准,加强办案流程管理,完善办案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行重大案件集体研究制度、疑难案件相关部门协调制度,建立完善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聚焦审管互动难、审批协同难、权力运行监管难等问题,完善审管互动平台建设,加强部门审批联动,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推进审批协同、阳光透明、服务高效。开展“一窗受理”服务标准化工作,建立标准体系,巩固改革试点成果,督促指导县乡推进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保全过程审批时间控制在100个工作日以内。实施高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重点突破,分类制定“1+5”审批流程图,指导建设单位“一链办理”。建立“投资项目会客厅”,提前开展产业政策、环境准入、资源利用等可行性研究,加速项目生成落地。
(二)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升级综合受理系统,实行就近受理、系统分发、网上办理,使企业群众“就近办”“全市通办”。加快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规范化建设,大幅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继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作用,及时向企业推送传达惠企政策。
(三)加快“聊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建设,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操作知识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落实。充实和明确“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四)持续关注法院尚未判决的政企纠纷案件,督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尽快执行法院判决,对账销号。启动2020年度政企纠纷案件排查治理工作,广泛搜集线索,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解决好政府失信问题。
(五)继续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确保应废尽废、应改尽改。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继续开展存量政策措施清理、增量政策措施审查,加强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专项线索排查,严厉查处涉企乱收费行为。推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跨部门监管常态化、全覆盖。统筹市场监管部门内部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任务,最大限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抽查次数,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
(六)尽快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及时调整、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围绕企业开办,打造“4012”品牌;围绕建筑工程许可,加快工建改革,推进“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线上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围绕“招标投标”,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力争各项指标走在前列。
(七)加大政法干警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完善执法巡视制度,不断提高执法司法监督的效能,促进政法机关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司法。严格执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执法司法质量“谁执法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通过开展案件回访、执法检查、专项治理、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审计监督等,及时发现问题。
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情况
牵头负责:秦存华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发挥组织优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民生保卫战。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安排。市县紧急拨付专项党费1197万元,接受党员自愿捐款2204.2万元。统筹推进力量下沉,抽调605名机关干部,组成121个工作组开展“四进”攻坚行动。整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620名队员、424名“第一书记”等力量,深入一线抓防疫、促生产、解民忧。建立问题会商解决机制,每10天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度集中交流,协调解决困难777个,落实帮扶措施419项。跟踪开展一线发展党员、一线识别干部工作,在防控一线发展党员62名,提拔重用疫情防控一线干部46名,其中市管干部9名。
(二)大力识别启用担当作为好干部。疫情期间坚持常态化调整干部,将干部调整与绩效考核密切挂联,更加注重选人用人导向。组织实施2019年度绩效考核,拉开差距兑现奖惩。开展专项调研和综合调研,经深入研判及时向市委提出建议,先后提拔重用74人、晋升职级34人,其中部门单位正职17名。启动实施年轻干部“789工程”,今年新提拔重用“75后”正县级干部4名,“80后”副县级干部3名,全市“80后”县级干部由去年年初的10名增至34名,实现“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由10个增加到22个,新配备“80后”乡镇(街道)党政正职27名,占新选拔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总数的46.6%。
(三)实施“6621”攻坚行动,力促基层党建大突破、大提升。突出五个着力:着力抓好区域化党建,稳妥有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建设,总数由去年279个增加到450个,覆盖3199个行政村;扩大合村试点,全市行政村减至
4816个。着力推进头雁工程,全市统一组织遴选253名村党组织书记,莘县、东阿等地已经到岗到位,全市“一肩挑”比例提高至60%。集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摸底排查,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200余名。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领办数量由上年217个增至565个,村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的村增至660个。着力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经验,搭建“两代表一委员”为民服务新载体。着力提升城市网格党建融合能力,推动网格党建与“红旗驿站”深度融合,新建网格党支部359个,覆盖254个老旧小区。
(四)下好招聘人才先手棋,将疫情之危转化成招才之机。落实市委推进人才制度改革攻坚部署,紧盯寒假这一大学生招聘“黄金季”,1月17日率先发布招聘220名高层次人才公告,其后,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和一批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及时跟进,仅招聘博士就达208名。创新实践网上推介、网上面谈、网上签约的“云招聘”模式,2094人参加网络面谈,129名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进入面试环节,47名博士中29人已网上签约。我市“云招聘”引才新模式获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批示肯定,省委组织部面向全省推广。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聚焦市委“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每项工程安排2-3个专题研讨班,创新实践小班化短平快培训、网上不见面培训、跟班识人培训等,下大气力增强培训实效。
(二)着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创一流。坚持考事对人、知事识人、按事用人,完善严督实考、考准考实、重奖重罚绩效管理体系,深化知事识人体系,动态发现完成重点工作、重点任务有“出彩”故事的干部,对顶得上、豁得出、靠得住的“李云龙”“老黄牛”式好干部,及时向市委推荐,特别优秀的,推荐打破常规使用。同时及时建议调整工作被动落后的班子和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干部。大力推进年轻干部“789工程”,努力实现各级领导班子老中青合理搭配,年轻干部源头建设明显加强。
(三)着力创新基层党建实践,补齐工作短板。围绕基层党建“6621”攻坚行动,突出事关重大方面,集中实施创新突破。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继续下气力稳妥有序推动村庄规模整合、发展聚合、连片振兴,年底前党建联合体覆盖60%以上行政村,再减少一批人口少、班子弱、空心化重、集体增收难的行政村。以打开联系服务群众新通道为重点,全面推行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机衔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政协委员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打造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党建工作创新品牌。以实施“头雁工程”为抓手,一手抓新整合村庄班子融合,一手抓原口径村庄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同时通过遴选一批、选派一批、回引一批、储备一批,着力解决“两低一高”问题。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重点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年底前,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3万元以上、力争达到5万元,过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力争达到50%。
(四)着力深化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效能。研究推出《关于实施“水城优才”工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既完善硬条件、形成新优惠,又优化软环境、催生新磁场,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人才制度与服务保障体系。认真总结近期人才招聘特别是“云招聘”经验,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将深入总结提炼,着力打造“选择聊城·‘云聊’就成”工作品牌。启动市、县两级开发区全员公开选聘、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和高管公开招聘等工作。
坚持改革创新情况
牵头负责:陈秀兴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切实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健全完善改革会议制度,市委深改委召开三次会议,审议重要改革文件,听报重点改革任务推进情况汇报;各专项小组每月召开会议,研究推进本领域改革事项;市委改革办每周召开主任办公会,总结布置改革工作。加大改革督察力度,对各级各部门承担的改革任务,坚持台账管理、逐月调度、跟踪问效,引导各级各部门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鼓励创新。
(二)认真谋划展开全年改革工作。确立了“一条主线、两项机制、四张清单”的改革思路。“一条主线”即以实施九大领域改革攻坚作为贯穿全年改革工作的一条主线。“两项机制”即市级领导领衔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和“县市区有品牌、部门有重点”的改革推进机制。“四张清单”即制定印发全市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市级领导干部领衔推进制度创新项目清单、县市区重点改革品牌培育项目清单和市直部门重点改革项目清单,明确了全年改革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责任状。
(三)突出抓好各项攻坚任务落实。在公共卫生改革方面,启动市人民医院与东昌府区人民医院实质性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获5.4亿元国家专项债;东阿县被省推荐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明显成效县”。在流程再造改革方面,“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成效在省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五;聚焦企业群众办理高频事项,实行菜单式服务“一链办理”,压缩申请材料47%、办理环节48%、办理时限50%以上;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改革。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实施高层次人才网上推介、网上面谈、网上签约的“云招聘”新模式,得到省委书记刘家义批示肯定,省委组织部转发各市推广;制定出台“人才兴聊”若干措施,加紧修订最新版聊城“人才新政”,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在科教改革方面,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上半年可挂牌运行;印发《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方案》,推动“聊城智造”加速发展;依托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建设大型实训基地,促进聊城成为鲁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在财税金融改革方面,207个专项债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个数、申请额度均居全省第4位;落实金融辅导员制度,195名辅导员组成65个辅导队,结对帮扶1290家企业;制定并实施不良贷款压降计划,确保年内存量不良贷款压降100亿元以上。在资源环境改革方面,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推开“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在全省率先举办“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信息系统平台应用培训会;在市属开发区试点推行土地菜单服务,逐步推开“标准地”改革。在企业改革方面,出台“促进‘六稳’工作23条”等政策文件30多项,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帮包重点企业制度,全面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持续为企业保驾护航。在开放倒逼改革方面,设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双招双引”办事处,面向重点区域精准招商;开发区原有人员聘用分流经验,得到省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肯定,在全省会议作典型发言。在优化法治环境改革方面,健全行政诉讼案件庭前督促、备案、通报、问责等制度,强力推进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一季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其中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27.1%。
(四)牵头抓好重点改革攻坚任务。全面对标省委、省政府流程再造“1+12”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流程再造,目前市级有关方案已起草完毕。选聘100名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监督员,把脉问诊我市营商环境情况。牵头抓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制度”课题研究,整合组建“12345”市民热线,推广建立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工作室,畅通党群“连心桥”,确保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大力培育典型,打响改革“金招牌”。坚持把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为抓改革的重要方法,引导各级各部门积极谋划改革品牌和改革项目,切实打造过硬改革典型。充实调整考核指标,激发各级典型培育积极性。
(二)紧贴中心工作,发挥改革“牵引力”。聚力推进人才制度、财税金融、开放倒逼等九大领域改革攻坚,坚持用改革思维解决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切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拿出超常举措和过硬办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抓好改革宣传,营造改革“大气场”。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推广改革典型经验,营造改革创新浓厚氛围。加强对上汇报交流,争取上级更多支持。
(四)严格督察调度,消除改革“中梗阻”。认真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省委深改会审议研究的改革文件,对配套落实方案、改革实际成效进行一次全面“回头看”。按照省改革考核指标和改革“四张清单”,坚持一月一调度,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专项督察、联合督察,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落实落地。
(五)勇于担当作为,练就改革“铁肩膀”。加强改革系统自身建设,树立“唯标必争、唯旗是夺”的目标追求,大力弘扬“勤勉敬业、担当实干、马上就办、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真正把改革当事业,把攻坚当使命,争当改革攻坚的冲锋队、排头兵。
坚守发展底线情况
一、守好安全生产底线(牵头负责:郭建民)
(一)当前工作进展。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成立了涵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15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制定《聊城市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范》,明确“五项制度”,形成覆盖全面、责任明晰、运行高效的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工作效能,六项工作制度和经验做法被省应急管理厅推广。2019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5%、12.9%、31.5%。今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1.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定期调度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进展情况,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合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进行考核。2.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制定《安全生产专家查隐患激励办法》,鼓励专家多查隐患、查真隐患,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实效。3.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下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利用监管信息平台、危险化学品预警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实时网上巡检全市142处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情况。
(二)下步工作措施。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各专业委员会及成员单位职责清单,开展县(市、区)和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安全生产巡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2.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促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在全市开展异地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3.强化安全生产素质提升。探索“安全生产+工伤预防”新型培训模式,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效果。在全市开展“学规程、控风险、做合格岗位责任人”活动,提升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
二、守好食品药品安全底线(牵头负责:洪玉振)
(一)当前工作进展。1.明确责任清单。先后印发《市委常委会委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2.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工作。着力加强乡镇基层监管所建设,在车辆、执法装备配备等方面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3.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药品质量监管及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对疫情防控物质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二)下步工作措施。1.组织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找弱项补短板提标准,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推动落实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2.继续扎实开展餐饮质量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治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乳制品专项治理五大行动。3.继续深化拓展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活动,彻底解决一批群众长期关注、处于监管盲区的食品药品个案问题,确保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三、守好依法用地底线(牵头负责:田中俊)
1.始终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根据省级审核结果,我市2019年土地卫片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为203.97亩,违法占地面积为全省最少的3个地市之一,并连续两年实现大幅下降。下一步将重点实行挂账销号,7月初组织实地验收。2.推进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督察意见整改工作涉及我市限期整改、持续整改两项工作任务,共计10个问题。截至目前,限期整改的问题除省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延期整改外的,已全部整改到位;需要持续整改的问题,正在按照工作方案整改中。目前,我市耕地保有量为853.5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24.08万亩,均超过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3.扎实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对确认的2处违建别墅,已于去年年底整改完毕。根据国家、省关于自查自纠阶段延长4个月时间的要求,我市继续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并对上级下发的46个重点区域范围疑似图斑和信访、舆情问题清单进行了排除,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4.全面完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清理整改工作,按时完成了12499亩欠账的整改任务。
四、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牵头负责:刘升勤)
(一)当前工作进展。1.督导检查有力有效。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切实将压力传导到位,目前专项检查覆盖面已经拓展到18个市直部门单位、50个乡镇(街道)、4所市直学校、10家市属国有企业,巡察利剑作用有效发挥。2.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研究出台责任制分工方案和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预案,全面实行告知书制度,不断健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跨部门会商研判机制。制定出台教育系统党建考核评价办法和意识形态工作制度。组建了网络监督员队伍和自媒体联盟,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更加健全。3.舆情信息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综合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市委宣传部获评全国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
(二)下步工作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守牢安全底线。深入排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精准做好防范化解工作。进一步细化责任制检查考核标准,抓好巡察检查结果运用。
五、守好金融安全底线(牵头负责:洪玉振)
(一)当前工作进展。大力推动银行增贷、扩面、降息、优结构,突出抓好企业流动性风险、地方法人机构风险、非法集资风险三个重点,精准施策、全力攻坚。1.全力压降不良。每半月专题调度督导不良贷款压降完成情况,每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名通报。截至3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下降额居全省第3位,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攀升势头得到初步控制。2.化解企业风险。积极协调意向投资人开展尽职调查,全力促成部分重点企业司法重整工作尽快落地。3.化解机构风险。把重点农商行风险化解列为“书记项目”,实施重点攻坚,全市农商行风险上升势头初步得到遏制。4.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政府法院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公证转执行”方法的推广应用,银行贷款核销时间大幅缩减。
(二)下步工作措施。1.全力推动重点企业司法重整,支持银行机构抢抓政策机遇,确保完成处置任务。2.推动相关县市区重点农商行风险化解责任落实,促进全市农商行持续健康发展。
六、守好社会稳定底线(牵头负责:王彤宇)
(一)当前工作进展。1.攻坚安保维稳。严格落实战时维稳、专班运行、情报研判、人员管控等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维护政治安全工作。大力开展教育转化“三年攻坚”,坚决防止邪教蔓延传播。2.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召开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会、网格化服务管理部门对接会,制定下发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组织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处理各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累计办理涉疫情案件128起,处罚148人。加强监所疫情防控,成立10个专项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严格落实主管部门、监所、属地、督导“四个责任”,第一时间完成全市监所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筛查,确保监管场所秩序稳定、绝对安全。加强矛盾化解平台建设,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设立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并录入矛盾调解专家信息和各类法律法规,实行融资源、融平台、融力量“三个融合”矛盾化解方式,推广“3+N”等基层鲜活经验,确保将矛盾化解在基层。3.攻坚扫黑除恶。开展“百日追逃”、案件线索“清零”、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行业治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对县市区和行业部门的督导检查和考核。今年以来,侦办恶势力犯罪集体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4个,受理审查起诉涉黑涉恶被告人员36人,处结涉腐涉伞党员和公职人员27人,查办省以上督办转办线索11条。4.攻坚信访化解。健全完善领导包案、公开接访、通报约谈、“三到位一处理”等机制,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探索创新“信访吹哨、部门报到,流程再造、一次办好”信访工作新模式,加强对信访业务规范流程再造,群众“最多访一次”的机制正逐步成为常态。5.攻坚严打整治。坚持传统和科技双轮驱动,着力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在全市部署开展“云剑· 2020”、打击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黑灰产业链”整治、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系列专项行动,强化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113起,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2起,查处治安案件4881起,刑拘462人,逮捕312人。
(二)下步工作措施。1.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矛盾风险排查预警,深入开展对各类矛盾风险的基础调查、动态排查,加强风险评估研判,努力把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苗头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特别是对涉疫情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早研究、早处置,严防各类风险碰头叠加。2.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为契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行矛盾调解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中心合一”,兜底解决群众各类诉求。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进一步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构筑维护和谐第一道防线。3.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按照“一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和“六清”六个紧盯”“四个整治”工作要求,确保在线索甄别、彻查深挖、除根断流、铲除土壤、固本强基、群众满意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4.推进信访工作整体攻坚。坚持“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深入开展信访源头治理攻坚、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基层基础攻坚、信访制度创新攻坚、依法治访攻坚等一系列攻坚行动。5.提升打击效能。坚持重拳出击,持续深化严打整治斗争,力争命案现案保持全破、大要案件不积压、小案件侦破率明显提升,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坚持严打的民生导向,着力加大对“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等侵财类案件侦防力度,力争多破案、快破案、挽回经济损失,对违法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6.加强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组织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我市“平安+社会治理”评价指数,搭建平安建设“数据资源池”,创新打造我市“网格+雪亮”深度融合品牌。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安保维稳工作,确保实现“六个坚决防止”和“三个确保”的目标要求。
七、守好廉洁从政底线(牵头负责:张宝泉)
(一)当前工作进展。1.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紧盯征地拆迁、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严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权力寻租等行为,去年全市移送司法机关69人。2.完善不能腐的制度机制。针对监督检查、巡察发现的脱贫攻坚等领域共性问题,向市委呈报专题报告,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2份,督促有关部门专项治理、建章立制、堵塞漏洞。3.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每周通报查处的典型案例,组织科级以上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放纵的贪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720场,受教育人数13万人次。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达到92.7%,比2018年高出4.8个百分点。
(二)下步工作措施。1.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反腐力度。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腐败问题,分析研判腐败多发的趋势性、行业性问题,推动国土资源、财务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2.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配合做好省委对我市4个县市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对工作不实、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深化拓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对民生热点问题重点督办,有效治理群众身边“微腐败”。建立惠民利企数据监督平台,实现扶贫、低保、教育等惠民政策信息公示公开,规范小微权力运行。3.扩大警示教育效果。推进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利用身边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写警示教育读本,建设市廉政教育展厅,6月底前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政教育常态化宣讲和党纪法规和德廉知识学习测试,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
优化工作机制情况
牵头负责:秦存华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明确任务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围绕推进市委重点工作,对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确定的事项及时制定责任分工方案,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任务目标,力求项目化、数量化,确保每项工作落地落实。为贯彻好2019年度省、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反馈意见,以《市委书记交办单》形式,一一向被评议对象和市委各常委进行了反馈。对2019年度综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认真剖析,梳理了13个方面的短板弱项。组织12个相关市直责任部门聚焦薄弱环节,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工作措施、责任分工。
(二)强化过程管理,从严督查调度。将市长公开电话、政风行风热线、民意直通车三种意见建议表达渠道,统一整合为“12345”市民热线服务平台,成立“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实现“统一受理”“一口办理”,在全市形成直面群众矛盾排查化解的新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组,市纪委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实施“月调度”工作机制,每月对综合考核事项、大气污染防治各工作专班推进情况等进行调度;坚持“季调度”工作机制,每季度对全市精文减会情况、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和重点工作情况等进行调度。聚焦“十二项攻坚行动”,制定了《2020年市委重点工作明查暗访整体方案》,对各县市区进行实地督查。接到省考核办《关于对<2020年度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的通知》后,立即与2019年度指标体系进行全面比对,将新增指标情况及时告知有关市级领导同志,并着手按新的指标体系,全面调度进展情况。聚焦“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对11个县市区的重点项目开工复工情况等进行了实地暗访。在扶贫领域健全了普遍暗访、重点解剖、挂牌督战措施,今年以来已对21个乡镇挂牌督战。近日又提级挂牌督战旅游度假区,并对较大问题发生率超过20%的朱老庄镇采取了严肃问责措施。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层党建等领域,也将参照扶贫做法开展重点解剖、预警约谈、挂牌督查,并总结提升为急难险重工作一线督促落实的常态机制。
(三)用好考核结果,传导工作压力。将省考核结果与县市区考核、市直机关绩效考核密切关联。及时在媒体进行公布2019年度县(市、区)、市直机关考核结果,对综合考核和双招双引考核“四等”的3个县区进行了公开约谈。对市直机关县级以上干部改变了多年以来只定考核等次不奖励的状况,对定为优秀等次的给予嘉奖,对连续三年优秀的给予记三等功奖励,对争创一流、走在前列成效明显的脱贫攻坚、依法行政等工作,加重分量给予奖励,其中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给予记二等功、三等功奖励。拓展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优秀比例确定、干部选拔任用、编制动态管理等相关联,力求最大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一流意识再提高。进一步提高站位、提升标准,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
(二)过程管理再严实。对重点工作进行精细化清单式管理,在确定量化、细化、具体化“上赶争超”任务目标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切实加强过程管理,从而有力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三)奖优罚劣再分明。进一步准确掌握考核动向,及时向市委汇报,指导各方面及时跟进调整思路,完善措施。严格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评估、年底奖惩制度,及时提醒预警约谈,充分传导压力、激发动力。探索完善考事对人、知事识人、按事用人机制,严格兑现考核结果,充分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重奖重罚”的导向。7月份进行半年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对所承担的省考核指标没有达到序时进度的市直部门、评估总体成绩落后的县市区,约谈其主要负责人。
(四)抓党建保落实再加力。大力加强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关键岗位领导干部配备。切实加强镇村两级基层党建,力促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重点任务落实。
持续改进作风情况
牵头负责:张宝泉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纠“四风”转作风,推动全市上下抓落实促发展。一是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摸排问题、列清清单抓起,明确5个方面19项整治重点,全面梳理排查相关问题线索,严厉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去年8月以来,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66起,处分311人,通报典型问题93起151人。聚焦脱贫攻坚,整治工作不实、虚假脱贫,查处问题392起,处理535人。围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成立12个督查调查组开展常态化监督问责,通报11起失职失责典型问题,问责12个单位,处理83人,坚决治理生态环保工作中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等问题。二是推进电视问政常态化。举办电视问政《一问到底》和《问政进行时》,先后围绕营商环境、城市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等主题举办10期《一问到底》和7期《问政进行时》,曝光涉及21个部门的139个问题,目前已整改完毕98个,处分45人,通报曝光4起典型案例,推动了重点领域问题整改和部门作风持续转变。三是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围绕人防、优化营商环境等,开展10项专项治理、专项巡察,立案查处人防领域腐败问题23件,处分25人,追缴易地建设费7.5亿元。牵头13个市直部门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分两批向社会公布卫生健康、教育等9个领域49项整治成果,查处问题630起,处理812人,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
(二)既严管又厚爱,激励干部敢担当勇作为。一是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力度。把从严监督与关心关爱干部结合起来,制定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办法,细化容错纠错情形,全市查处5起诬告陷害,通报101起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典型案例,为97名干部和21个单位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旗帜鲜明地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二是精准规范追责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依规依纪依法,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既防止问责不力、又避免问责泛化简单化,全市问责党员领导干部150人,以精准问责推动工作落实。三是抓早抓小,突出教育提醒挽救。坚持思想教育、纪法威慑相结合,对党员干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全市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221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95.4%,有效避免党员干部由轻微违纪滑向严重违纪违法。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在强化作风引领上再发力。一是打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攻坚战。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治,聚焦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以及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典型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建立问题反映“直通车”制度,县乡村级发现市直部门存在加重基层负担、搞责任甩锅的,可直接向市纪委监委反映报告,将倒查有关部门、领导干部责任,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二是紧跟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强化监督检查。研究制定推进改革攻坚监督检查的具体措施,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支持保障企业发展的意见,建立涉企问题线索受理处置“绿色通道”,强化对涉企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直部门纪律作风评价制度,建立群众和服务对象评价市直部门APP,推动部门作风转变。三是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电视问政效果,拓展微问政方式,建立问题整改督导反馈机制,督促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制定贯通四项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工作办法,坚持重要节点察访和常态化监督相结合,加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交叉检查力度,剖析“四风”问题反复发生的成因,督促职能部门细化制度规定,列出正面、负面清单。
(二)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树导向。一是提升问责精准度实效性。研究制定进一步规范追责问责的具体意见,细化精准问责具体操作办法,把问责精准度作为考核事项,按比例抽查问责案例,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二是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健全处置诬告陷害行为和干部澄清正名工作机制,建立定期通报容错纠错、诬告陷害等典型案例制度,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三是关心关爱受处分干部。建立健全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和关心关爱制度,制定被问责干部日常管理和重新使用办法,对近两年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梳理,对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积极稳妥使用,推动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使用制度化。